
體型與台灣看的耳烏賊(euprymna)相當, 但是牠們的卵大了十倍以上(約0.5公分),
目前推測可以產300個卵左右, 持續計算觀察中。

產卵約需要準備2分多鐘, 看不出來牠何時把卵送到腕部,
產卵行為還是非常神祕的!
埋在砂中的是雄性, 一直陪在旁邊。
這是一個頭足類資訊交流的網站 我們嘗試連結 學術研究,釣友資訊,潛水觀察,嘗試飼養的大家 一同來 分享 了解 這些 大頭大眼睛的動物們 在生活中扮演了許多不同的角色
想請教您
請問 澎湖的鎖管與台灣本島的鎖管 有何差別??
鎖管肉質好 與海水的鹽分有差別嗎 ??
謝謝囉~
------------------------------------------------------
您好~
這是請教cephanews上的sepioteuthis (WS)的回覆:
澎湖區域與台灣皆有相當多的鎖管種類, 因此, 您覺得"鹽度"可能造成的差異,
有可能只是種類之間的差別, 因為兩個區域的種類是重疊的。
基本上鎖管類對於鹽度的非常敏感的, 鹽度的差異所造成吃起來的差別應該不大,
兩個區域的魚民處理鎖管的方法不同, 漁民的智慧中的解答, 是我們目前所不了解的。
ps. 如果來信能附上稱呼, 會較容易與您溝通。
Cephanew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Volume 320, Issue 1, 15 June 2005, Pages 7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