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012

Roger Hanlon 線上課程

Roger Hanlon part1

Squid skin inspires submarine camouflage

Squid skin inspires submarine camouflage

Squid偽裝

Deep sea squid camouflage

Metasepia feeding

Metasepia bullbergi hunting

Sepia filibrachi

Sepia filibrachia 求偶

章魚偽裝

MOst intelligent mimic octpus

mimic octopus pretending to a flatfish


烏賊偽裝

Cuttlefish changes colors like checkerboard


Sepia latimanas@澳洲

Giant cuttlefish attack scuba diver

Hunting cuttlefish

Metasepia & Doradosepion @ 野柳

野柳海洋世界

9.26.2011

魚眼中的烏賊偽裝@PNAS



在人類的眼中頭足類毋庸置疑是偽裝之王(cuttlefish camouflage), 但是偽裝的目的在於躲過掠食者或是欺騙它的獵物, 頭足類的偽裝在牠們的掠食者的眼中是甚麼樣子?大部份頭足類是色盲, 而它們的掠食者則有良好的彩色視覺, 到底色盲的偽裝真的逃得過彩色視覺的法眼嗎?本研究以影像配合演算, 將魚看到的頭足類偽裝呈現在我們眼前。


研究團隊:
Chiao, Chuan-Chin
Marine Resources Center :: Laboratory of Roger Hanlon


原始文獻:Hyperspectral imaging of cuttlefish camouflage indicates good color ...

相關報導:
隱形斗蓬不是夢 台灣學者解開烏賊偽裝行為-Yahoo!奇摩新聞

2011花枝飼養紀錄

2011Nov Sepia filibrachia(暫)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225895477478041 

20110923 Metasepia tullbergi America Reefs Magazine - Rearing the Flamboyant Cuttlefish

20110923 Metasepia tullbergi, Sepia latimanus, Sepia bandensis America Video - Steinhart Aquarium cephalopod update - Blogs - TONMO: The Octopus News Magazine Online


2011魷魚野外目擊紀錄


20110927 Sepioteuthis australis Australia Local anglers catch more than 50 jumbo Humboldt squid

20110926 Jumbo squid America (California) http://www.vcstar.com/news/2011/sep/26/coroloma-anglers-catch-more-than-50-jumbo-squid/

20110925 軟絲卵 台灣 (東北角) http://a4.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ash4/s320x320/297779_243377305708113_105673816145130_625415_1810842523_n.jpg

20110921 Octoputeuthis deletron America (Monterey Canyon off California) For Deep-Sea Squid, Same-Sex Sex Is Only Half the Story  

20110920 Sepioteuthis lessoniana HK A small cuttlefish [HQ]

20110919 Heteroteuthis sp 台灣(蘭嶼)http://www.facebook.com/pages/Cephanews-Taiwan/105673816145130#!/photo.php?fbid=240061662706344&set=a.201663796546131.51128.105673816145130&type=1&theater
 

2011章魚野外目擊紀錄

20110923 Blue-ring octopus 東北角 藍線章魚VS藍環章魚

20110919 Octopus luteus 台灣(蘭嶼)http://www.facebook.com/pages/Cephanews-Taiwan/105673816145130#!/photo.php?fbid=240062322706278&set=a.201663796546131.51128.105673816145130&type=1&theater



7.13.2011

頭足類的演化 @ Bioessays



現在約有180屬800種的頭足類, 在地球上曾經有4000個屬, 這篇由德國與美國共同合作的研究, 從化石胚胎發育以及分子證據, 來探究這個比蟑螂還早出現的動物, 在漫長的演化史中有些甚麼故事。這個現在看起來軟軟的動物, 化石紀錄上可沒有缺席, 豐富多樣的種類, 牠們是化石地層上的時間指標。少數種類更保存了軟組織的化石, 讓我們一窺古頭足類的內在。作者以以下幾點探討頭足類的演化歷史:

1. 胚胎
2. 有腔室的殼
3. Nectocaris pteryx
4. 分子演化證據
5. 現存頭足類的祖先
6. 殼內化
7. 殼消失

演化事件節錄:
5億3千萬年前(寒武紀) 由類似單板綱的生物發展而來, 堅硬的外殻變化成調控浮力的腔室構造。
4億1千萬年前(古生代) 鸚鵡螺(Nautilus)與現生頭足類(Coleoids)兩大分枝
2億7千萬年前(古生代晚期) 現生頭足類分枝, 骨骼內化。現在的章魚/ 魷魚, 烏賊分枝。

原始文獻:Cephalopod origin and evolution: A congruent picture emerging from ...
相關文章: The greatest science paper ever published in the history of humankind

6.30.2011

單眼的演化@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因胚胎發育起源不同等, 頭足類與脊椎動物的單眼被認為是沒有親緣關係, 在演化史上各自發生, 為趨同演化必舉的例子。這樣的想法在發現眼睛發育相關的基因 "pax 6/ eyeless, eyes absent, dachshund, sine oculis" 之後改觀, 這些基因在兩側對秤以及輻射對秤的動物已經擁有, 目前認為動物界眼睛的演化該是同源的, 在不同的演化歷史下造成現在看到的各種眼睛構造。

想要知道演化歷史怎麼在眼睛動手腳, 軟體動物可說是非常好的材料, 從眼點, 針眼到複雜的單眼都可以在這個門中看到, 本篇研究者比對頭足類與脊椎動物眼睛發育階段的重要基因, 想知道哪些基因與單眼相關的演化密切相關。

他們首先找出頭足類眼睛發育階段相關的5707個基因, 其中有1 56個基因在頭足類的演化過程中強烈受到汰選壓力, 接著再從頭足類與脊椎動物的眼睛比對, 找到有1571個基因相同, 這些都有可能為單眼演化相關的重要成員。最後找出了三個基因, 在微鰭烏賊(pygmy squid)的胚胎上進行原位雜交(in-situ hybridization)的實驗, 結果發現這三個基因與視覺相關的腦區"視頁"(optic lobe)形成有關。

原始文獻: Genetic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cephalopod - NCBI
相關文章:Genetic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cephalopod camera eye ...

5.24.2011

魷魚的祕密溝通的構造證據 @ Bilogy Letters

使用身體花紋溝通防禦以及偽裝的頭足類, 仰賴的工具是牠們體表的色素胞以及虹彩細:chromatophores.jpg

測量在不同角度的偏振光濾片下, 魷魚皮膚虹彩細胞的反射光波長, 發現:
1. 不同偏振角度下, 虹彩細胞的顏色會改變。
2. 虹彩細胞的反射光為偏振光。
3. 覆蓋在虹彩細胞上的色素胞, 作用有如彩色的濾片, 會改變虹彩細胞反射光的顏色, 例如當黃色素胞張開時, 虹彩細胞的反射光從480nm變為540nm; 而褐色素胞張開時, 則會完全遮掩反射光。


色素胞的張閉為神經主動調控, 因此魷魚可以主動控制虹彩細胞反射光的有無以及顏色。加上這個反射光為偏振光, 所以只有看得到偏振光的眼睛才看得到。大部份捕食頭足類的動物不具有偏振光視覺, 由此推測, 魷魚可以在偽裝的時候使用虹彩細胞釋放祕密的溝通訊息。

原始文獻: Anatomical basis for camouflaged polarized light communication in ...
研究團隊: Marine Resources Center :: Laboratory of Roger Hanlon

5.21.2011

CephaNick的軟絲發育日記-6

這是一篇接續2007年時的日記,拖稿拖了太多年了...這系列是頭足類胚胎發育過程很好的分享。
請繼續收看...



上圖是由卵授精過後的第七天。在把卵膜外的卵鞘(Egg capsule)剝除後,顆顆透明、直徑約0.8cm大小的卵膜內有著一個個的軟絲小生命。雖然每個個體幾乎皆是同時產出的,但還是可以看的出來每個軟絲可能因孵育的水體中:溶氧、溫度...等些微的不同,導致有不同的發育階段。例如上圖黃色箭頭指的軟絲胚胎發育時期就早於藍色箭頭的胚胎。



這張圖是卵鞘中發育較晚期的胚胎,這個胚胎已發育到了第23時期,可以看的出來不只往後用來噴水的漏斗口已經癒合(紅色箭頭,請參考CephaNick的軟絲發育日記-5),另外小小的鰭已經長出來了(黃色箭頭),而各個腕上的吸盤也正出現中(綠色箭頭),眼睛的水晶體也迅速發育當中(藍色箭頭)!